一、润滑系统优化:防止烧瓦与轴颈损伤
1.机油质量管控
-定期更换机油(运行500小时后首回更换),使用规定牌号(如CC15W/40),避免粘度不符导致供油不足或油膜承载力下降。
-防止机油乳化:检查曲轴箱是否进水,若机油呈乳白色需立即清洗并更换。
-过滤杂质:机油需三过滤(入库、发放、注入),防止砂粒、金属磨屑堵塞油道或加剧磨损。
2.油位与供油监测
-确保机油液位不低于下限,避免飞溅式润滑失效导致轴瓦与轴颈干磨。
-变频泵低频运行时,设定逆变器较低频率不低于25Hz,防止曲轴连杆带油能力下降引发粘合磨损。
3.定期维护与检查
-每3000-5000小时进行二级保养,检查轴瓦磨损及间隙。
-新泵或大修后需连续空载运行24小时,各压力阶段试运不少于8小时,并按5MPa间距逐步加压。
二、机械结构强化:减少部件磨损与偏磨
1.装配精度控制
-铜套与销轴装配采用冷装配工艺,按规定的过盈量安装,防止松动导致轴向窜动。
-控制大修质量,严禁安装弯曲变形的连杆,避免十字头与滑道偏磨。
2.关键部件保护
-安装温度超限自动保护装置(箱体温度超过75℃时停机),防止润滑恶化引发拉缸。
-及时更换损坏的阀片,避免连杆返回行程受高压水冲击导致轴瓦温度升高。
3.振动与噪音管理
-巡检时观察柱塞连接卡子、总成压盖是否松动,电机及泵基础固定螺丝是否紧固。
-检查流程及喂水泵,防止泵抽空引发整机振动。
三、皮带传动系统维护:避免打滑与烧损
1.皮带选型与调整
-选用规定型号的优质皮带,确保宽度与电机轮槽匹配。
-调整皮带松紧度,使两轮对正误差不超过2mm,四点一线合格。
-更换新皮带后及时调整张力,防止拉长导致打滑。
2.清洁与防污
-清除皮带轮与皮带间的油污,降低摩擦系数下降风险。
-定期检查皮带轮轮槽磨损情况,及时更换以保持接触面。

四、液压系统防护:防止泄漏与性能下降
1.密封件维护
-更换磨损的主轴油封,修复轴缺陷或划痕,防止内部泄漏导致油封压力增大。
-检查外接油管接头、管接头密封垫,及时更换老化或裂纹部件。
2.泄漏控制
-紧固变量调节结构螺栓,修复密封破损,防止液压油外泄。
-定期检查回油过滤器,避免堵塞引发过热。
五、操作规范强化:减少人为失误
1.启停程序标准化
-启泵前盘泵检查卡阻,空运5分钟(冬季10分钟)后再逐步加压。
-变频控制泵站启停时按公频方式操作,避免压力冲击。
2.参数监控与记录
-实时监测曲轴箱温度、机油颜色及液位,发现异常立即停机。
-记录泵运行数据(如压力、流量、振动值),为故障分析提供依据。
六、环境与安装优化:降低外部干扰
1.安装位置选择
-确保CAT3537柱塞泵安装高度合理,避免吸入空气导致气蚀。
-保持泵室通风良好,防止气穴积聚。
2.吸入管路管理
-安装粗滤器和过滤器,防止碎屑进入泵体。
-定期检查吸入管线密封性,消除泄漏隐患。